欢迎来到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网站!

  1. 首页
  2. 教学动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教学动态

【陕西省教育厅】西北政法大学挖掘战“疫”鲜活素材 以课程思政培根铸魂

  •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
  • 发布者:
  • 浏览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西北政法大学深度挖掘战“疫”鲜活素材,凝聚战“疫”正能量,化“疫情危机”为“思政契机”,将思政教育融入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中,凸显了独具学校特色的思政课程育人实效。

用好战“疫”活教材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

该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结合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特点,依托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多元网络授课平台,将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教育寓于专业课、通识课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弘扬战“疫”精神。政治学教研室教师刘文沛在教学中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自然融合,在知识传授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实现了价值、责任、素养三维育人。商务英语教研室的王颖平老师在教学中以“学习强国”的双语金句——“习近平说”作为延伸阅读素材,培养学生英文精准表达的同时,鼓励学生坚定全面战胜疫情的信心,充分利用“钟南山全程英语分享中国经验”“美籍教师反对污名化中国”等音视频素材,组织课堂讨论,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同抗“疫”实战紧密结合。

该校各教学单位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研讨“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等直播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课堂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部分课程还设置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讨论专题,凝聚团队力量,积极阐释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举措,深入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和生动故事,面向全校学生宣讲,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架起专业“连心桥” 专业教育融入防“疫”爱国教育

该校各学院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讲授紧密结合。法制史教研室全面梳理挖掘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将文化自信嵌入网课慕课。基于线上慕课教学,将秦汉唐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陕甘宁边区法制等作为讲授重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和历史观。陈玺教授在讲授“秦朝法律制度”一章时,充分利用网络视频教学资源,针对《云梦秦简》中古代传染病法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古为今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所在。刘全娥教授、马成副教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红色法律文化和陕甘宁边区法律制度,为学生梳理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脉络。

选树教学“领头雁” 构建课程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该校积极鼓励近年来在“课程思政比赛”“思政大练兵”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各学科资深专家、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等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积极推广先进经验,整理收集疫情期间相关素材,强化课程思政立项建设。侯学华教授主持的《“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和徐建卫博士主持的《导入课程思政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等省级教改项目已在线上教学中落地。王健教授、张荣刚教授、俞秀玲副教授、马成副教授、俞婷副教授等申请的《法学院校在线教学的现状、问题与相关策略研究》《公共突发事件下高校校园应急管理体制和危机管理研究》《从主讲人到主持人:防疫期间线上授课中高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实证研究》《基于疫情防控背景下“外语教学+课堂思政”线上教学研究》《新冠疫情防控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意识的培育》等一批课程思政课题获得2020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立项。

3月24日,该校召开“战疫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学校党委书记孙国华对进一步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有关“抗疫精神”等课题的研究和论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态与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明确要求。学校在线上教学检查和中期教学检查工作中,将近期专业思政、课程思政的落实情况作为评价各教学单位本科教学质量的重点考察内容,教务处定期对各院部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评析,把课程思政落实到了在线教学的各个环节。

该校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意义,努力推进疫情防控期间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统一,形成了线上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心同向的优良育人格局。